路战远研究员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时间:2018-02-23 16:17:49
  • 阅读数:
字体大小:




  

  

路战远,男,汉族,1964年7月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研究员,内蒙古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的科研教学工作,主要针对农田风蚀防治、地力培育、产能提升等重大生产需求和科技难题,带领团队攻克系列关键技术,创建了耕地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使北方农牧交错区成为保护性耕作主要实施区,为我国耕地保护与利用和农田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7月,连续当选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八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

2018年1月-2022年1月,当选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兼农牧委副主任。

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2022年1月,当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2021年6月2日,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入选为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一、主要学术兼职

2012.07-2022.8,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副理事长;

2013.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山区分会副理事长;

2022.04,中国作物学会棉花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011.11,世界水土保持学会(WASWAC)理事;

2021.05,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大豆专家组组长;

2010.03,农业农村部第二届保护性耕作专家组专家;

2020.03,农业农村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组专家;

2022.06,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专家;

2020.04,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组组长;

2021.12,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专家组副组长;

2019.09,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

2007.09,《北方农业学报》主编。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风沙区油沙豆防风固沙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内蒙古旱区棉花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共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轮作休耕耐旱春小麦品种根际偏好微生物与抗旱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耐旱亚麻-根际微生物的抗旱基因共表达模式多样性与抗旱协作机制”、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农田轮作休耕可持续耕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牧交错区农田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牧交错风沙区退化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4完成人),主持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内蒙古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主要奖项如下:

1.“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第1完成人;

2.“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第4完成人;

3.“北方农牧交错风沙区农艺农机一体化可持续耕作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第1完成人;

4.“北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风蚀防治与地力培育关键技术”项目,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21年,第1完成人;

5.“农牧交错区旱作农田可持续耕作技术”成果,中华农业科技奖团队奖(等同于科技成果一等奖),2015年,第1完成人;

6.“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及杂草综合控制的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内蒙古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第1完成人;

7.“农牧交错区旱作农田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内蒙古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第1完成人;

8.“半干旱农田草原免耕丰产高效技术”项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10 年,第1完成人;

9.“北方农牧交错区耕地保育与高效利用技术应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19 年,第 3 完成人;

10.“长城沿线半干旱区抗旱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 年,第5完成人;等等。

此外,授权相关专利114件(其中国际专利6件、发明专利23件),登记软件著作权76件,制定标准46项,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模式)6项、省(区)主推技术20余项。

三、主要论著

在中国农业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0余部。

(一)主要著作

1.《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

2.《农牧交错风沙区退化农田生态保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

3.《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作物抗旱节水栽培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

4.《氮调控与青贮玉米—北方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氮响应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

5.《保护性耕作大豆田间杂草防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年;

6.《国家政策与农民行为应对》,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

7.《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蒙汉对照)》,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年;

8.《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综合控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

9.《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

10.《北方农牧交错区现代农牧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等等。

(二)代表性论文 

在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ACS Omega、Genomics、Applied Soil Ec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 

1. Bai, LF., Zhang, XQ., Li, BZ., Sun, FC., Zhao, XQ., Wang, YF*.,Lu, ZY*., Zhang, DJ., Fang, J. Fungal communities aremore sensitive to nitrogen fertilization than bacteria in different spatialstructures of silage maize under short-term nitrogen fertilization.Applied Soil Ecology,2022.

2. Liu, H., Mullan, D., Zhao, SC., Zhang, Y., Ye, J., Wang, Y., Zhang, AM., Zhao, XQ., Liu, GN., Zhang, C., Chan, K., Lu, ZY*., Yan, GJ*. Genomic regions controllingyield-related traits in spring wheat: a mini review and a case study forrainfed environments in Australia and China. Genomics,2022.

3. Yi, LX., Sa, R., Zhao, SW., Zhang, XM., Lu, XD., Mu, YN., Bateer, S., Su, SF., Wang, SY., Li, ZW., Shi, SD., Zhao, XQ*., Lu, ZY*. Chromosome-Scale, 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ssembly of Suaeda Glauca.rFrontiers in genetics, 2022.

4. Bai, LF., Wang,YF., Li, YH., Zhang,XQ*., Lu, ZY*., Zhang,DJ., Sun,FC.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Maize (Zea mays L.) Root Spatial Structure Following Short-Term Nitrogen Application. ACS Omega, 2022.

5. Zhang,DJ., Cheng, YC., Lu, ZY*., Wang, JG., Ye, XS., Zhang,XQ., Luo, X., Wang, H., Zhang, BW. Global insights to drought stress perturbed genes in oat (Avena sativa L.) seedlings using RNA sequencing. 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 2021.

6. Ye, J.,Gao, Z*.,Wu, XH., Lu, ZY*., Li, CD*., Wang, XB., Chen, LY., Cui, GH., Yu, ML., Yan, GJ., Liu, H., Zhang, HB., Wang, ZX., Shi, XF., Li, YQ. Impact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on spring wheat yield in northern China.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2021.

7. Sa, R., Yi, LX*., Siqin, B., An, M., Bao, HZ., Song, XL., Wang, SY., Li, ZW ., Zhang, Z., Hazaisi, H., Guo, JJ., Su, SF., Li, JH., Zhao, XQ*., Lu, ZY*. 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and annotation of the fiber flax (Linumusitatissimum) genome. Frontiersin Genetics, 2021.

8. Wang, JG., Lu, ZY*., Zhao, XQ., Cheng, YC., Zhang, DJ., Wu,HM., Zhao,YH. Short term fallow in rotation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yield of Brassica napu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2020.

9. Chen, LY., Zhang, LF*., Lu, ZY*., Xian, F., Zhang, JZ., Cheng, YC., Zhang, XQ., Liu, Y. Effects of trace irrigation atdifferent depths on transcriptome expression pattern in cotton (G.hirsutumL.) leave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0.

10. Cheng, YC., Zhang,DJ., Lu, ZY*., Ye, XS., Wang, JG., Sun, P.,Zhang, BW.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Prunus mongolica (Rosaceae)Applications in plant science, 2018.

11. Yao, Y., Zhang, P., Liu, H., Lu, ZY*., Yan, GJ*. A fully in vitro protocol towards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Plant cell t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17.

12. Mia, MS., Liu, H., Wang, XY., Lu, ZY*., Yan, GJ*. Response of wheat to post-anthesis water stress, and the nature of gene action as revealed by combining ability analysis. Crop & Pasture Science, 2017.

13. Yao, Y.,Zhang, P., Wang, HB., Lu, ZY*., Liu,CJ., Liu, H., Yan, GJ*. How to advance up to seven generations of canola (Brassica napus L.) per annum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re line populations? Euphytica, 2016.

14. 方静, 史功赋, 魏淑丽, 程玉臣, 张向前, 王建国, 安玉, 赵小庆*, 路战远*.干旱胁迫对春小麦旗叶生理特征及其根系抗旱基因表达特征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

15. 曹秭琦, 任永峰*, 路战远*, 张向前, 赵小庆, 董琦. 氮磷钾配施对油莎豆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

16. 白岚方, 张向前, 张德健, 路战远*, 王玉芬*, 白云鹤. 不同施氮水平下青贮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特征. 土壤通报, 2022.

17. 史功赋, 方静, 魏淑丽, 王建国, 程玉臣, 张向前, 安玉, 赵小庆, 路战远*. 不同轮作休耕模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

18. 王建国, 路战远*, 程玉臣, 张德健, 赵小庆, 武海明, 赵玉河. 休耕对小麦和油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华北农学报, 2021.

19. 路战远, 张向前, 王玉芬, 程玉臣, 李娟, 张德健. 化学除草剂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20. 路战远, 张向前, 程玉臣, 张德健, 孟德, 郑海春, 张建恒, 刘兴华, 李晋汾.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田退化现状及生态保育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北方农业学报, 2018.等等。

四、主要荣誉称号与奖励

(一)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1.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6年;

2.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

3. 首届“神农英才”领军人才,2022年;

4.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年;

5. 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2年;

6. 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2012年;

7.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拔尖领军人才,2022年;

8.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科技领军人才,2011年;

9.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

10.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010年。

(二)荣获奖励情况

1.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9年;

2.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个人成就奖),2015年;

3. 中华农业英才奖,2021年;

4. 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13年;

5.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

6.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

7.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

8.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1999年。

(三)团队荣誉情况

1. 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2012年;

2. 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2015年;

3.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13年;

4.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2022年;

5. 内蒙古自治区旱作保护性耕作创新团队,2013年;

6. 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2011年;

7. 内蒙古自治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2016年。

 

 

  

  


供稿/供图 审核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版权所有

蒙公网安备 15010402000362号 蒙ICP备11004172号-1 联系电话 5294679

顶部